
時事討論:「地層下陷」遇上「國土規劃」之雲林治水篇
如果您曾經關心過地層下陷,一定知道雲林沿海ㄧ帶蒙受著地層下陷之苦,
這一次我們就來關心雲林治水。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巨大水患令大家驚恐,
在山區造成相當大的災情,那這些地層下陷的沿海地區呢?是否也有嚴重的災情?
據報導所記載,每逢雨就淹水的雲林台西鄉崙豐路附近只「小淹30公分」
該新聞報導節錄如下:
(完整報導請見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S5/5141241.shtml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雲林治水 營造安全家園2009/9/18(聯合報)
雲林縣台西鄉崙豐村一帶,過去逢雨必淹大水,但莫拉克颱風水患明顯減少;
縣長蘇治芬昨天說,「水」是最重要關鍵,雲林縣以治水開始營造「安全家園」
,也是國土規劃的開始。沿海48處易淹水聚落,有13處列入8年800億計畫,
縣府針對另外35 處聚落推動聚落保護案。因此,縣長蘇治芬要求沿海地區
成龍溼地等都要保留,椬梧地區也規劃出溼地、草藥園區等。縣水利處副處長
林榮川說,以道路為堤,既可作為豪雨時的水路,也能發揮堤岸的功效,
區隔出聚落內、外水路,而保留各村落的池塘、溼地,豪雨時可作為滯洪池,
平時則是沿海地區特有的生態園區、景觀,才能確保治水的成效。(第中部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想,我們在進行該項議題思考之前,應該先弄清楚國土規劃的意義:
★ 國土規劃:
國土規劃意義,是以全國國土為空間領域,檢視國土面臨到「趨勢轉變」、
「優劣勢分析」、「空間結構」、「發展主軸策略」及「執行機制」之相關議
題,賦予階段性發展目標,研擬策略方案,統籌國土之資源,重新分配在國
土空間的過程。由於涉及全國國土領域,所處理議題是相當的廣泛,各個方
案間的整合亦相當重要,加上政府部門間的協調與中央地方政府間的政策分
工,都是國土規劃的重要任務。故國土規劃須具備對未來有相當的敏感度、
對目標要有相當的明確度、對策略方案要有適當的整合度,對執行部會間要
具有相互的協調與強制的指導權力,才得以發揮國土規劃空間重組、制度重
構、資源重配的政策方案,完成階段性國土發展任務。(引自國家圖書館
http://www.read.com.tw/web/hypage.cgi?HYPAGE=/subject/sub_nationallandplanning.asp)
雲林縣是實行地層下陷防治工作的重點地區之ㄧ,經過長年的推行,此次莫拉克風災,
除了是一個考驗更是檢討的一個重要機會。魯道夫將主要的心得與想法歸納如下:
ㄧ、國土規劃的重要性
或許許多大小讀者對於「國土規劃」的意義不甚了解,我想我們可以簡單扼
要地理解,那就是一種將國土全面性的做一個統籌與規劃,內容必須兼顧前
瞻性,是個長期進行評估與執行的重要工作。
我們的台灣雖然面積不大,可是各地的情況卻非常不同,為了防治地方上的
災害,如地層下陷這類長時間影響的問題,政府必須為對治地層下陷規劃一
個有效且全面的防治工作,以如此大的格局與視野來處理,才能真正有效率
改善環境問題,讓災情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。
國土規劃的範疇相當廣泛,可以說無所不包,也因為這種通盤考量的概念,
才能讓國土常保安全與繁榮。
二、救急強藥:強化疏洪設施
雲林縣爲了對抗地層下陷所帶來的淹水災害,採取了許多作為,其中最迫切
需要的工作,便是強化疏洪設施。雲林當地強化疏洪設施地作為,魯道夫大致整理如下:
(一) 抽水站維持極高的妥善率與執行效率
口湖鄉平時勤加保養抽水站,讓抽水站機能達到一定優良的水準,當風雨來襲時,
並且動員全數抽水機至大排出海口,嚴陣以待。
(二) 海堤與溪流堤防佈置更多消波塊
主要針對危急且薄弱之部分,堅守不潰堤的防禦工事。
(三) 治水計畫持續提出
目前口湖鄉公所已提出長遠性的治水計畫,包括羊稠厝等7個大排的治
理,藉以強化設施提高疏洪成效,將災害減至最低。
三、溫柔配方:保存自然環境調節
自然本來就有調節機制,但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與地層下陷,造成地理條件的改變,
調節功能盡失。
雲林縣的作法,係保留各村落的池塘、溼地,在豪雨時仍發揮自然調節的功用,
作為滯洪池。另ㄧ方面,積極保護沿海地區特有的生態園區、景觀,藉以防範過度
開發同時涵養地下水,執行管制地下水政策,防治地層下陷,以達到治水的目的。
所以,藉由以上三點,我們可以了解到政府當前防制工作乃是著眼於,
大視野、前瞻性、統籌性的規劃。緩與急、治標與治本的政策雙管齊下,
從事積極防災與治災。堅持到底,假以時日我想成果會更為顯著! 大家都要繼續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