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事討論:油輪擱淺VS海洋溢油污染 這一次要向各位分享的環境保護相關時事,是攸關海洋生態污染的事件。 在莫拉克颱風期間,一艘馬紹爾籍的油輪WO─BUDMO號,擱淺在墾丁海生館附近的礁石上,由於拖行任務無法達成,目前將要以拆解的方式清運處理。 以下簡單節錄新聞報導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擱淺墾丁油輪 將就地解體2009/9/18(聯合報) 莫拉克風災期間,擱淺在墾丁海生館附近的馬紹爾籍油輪WO-BUDMO號,因船底卡在礁岩上且已破損,決定就地解體。屏東縣環保局表示,馬紹爾油輪擱淺處距海生館不到1公里,油輪重4950噸,船上有100噸重油及70噸柴油,萬一漏油,將威脅海生館內魚群安危,必須盡速處理,避免漏油汙染。 另外,恆春半島海域還有2艘在莫拉克颱風期間,擱淺在枋山及車城海邊的柬埔寨籍拖船已經拖走。1艘6月20日蓮花颱風來襲時,擱淺於墾丁佳樂水風景區的皇后號,曾進行2次拖船出海都失敗,船公司表示,如果仍無法拖出,也可能會就地解體。(第南部版) 完整新聞文件可見聯合新聞網http://udn.com/NEWS/DOMESTIC/DOM6/5141283.shtml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本次的新聞事件,我們應該先搞懂以下幾個名辭喔! (一) 重油: heavy oil重油是自原油提煉出汽油、柴油之後,所剩餘的種質油,他的特點在於分子大、黏度高,多用於工業機具,如重油燃燒機。 (二) 公噸: 重量單位,1000公斤等於1公噸,一輛小客車的重量大概1公噸。 (三)屏東海生館: 即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,位於地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。網址 (四)馬紹爾: 馬紹爾群島(Marshall Islands)是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,土地面 積181平方公里。首都位於馬久羅(Majuro)。以上文字摘自維基百科。 (五)油輪: 油輪是用來運輸液體,主要是原油、原油的提煉成品如動力油、燃 料油等、石油化工產品的船,油輪也可以用來運輸其它液體比如水等。更 多油輪相關知識請見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B2%B9%E8%BC%AA (六)擱淺: 指船隻或大型魚類動物觸擊礁石停滯於陸地、海岸上的情況。 此次新聞事件,有幾個重點可以值得我們來進行思考,魯道夫將個人心得重點歸納如下: 一、油品對於海洋的汙染 顯然,本次事件大家最關注的不是油輪的金錢損失而是油品的汙染問題,根據報導 指出,這一艘油輪船上有100噸重油及70噸柴油,萬一油都流到大海裡,將會造 成海洋莫大的汙染,並且威脅海生館內魚群安危,所以一定要盡速處理,避免漏油 汙染。 為什麼大家會如此著急地害怕漏油污染海洋呢?那是因為油類並不像一般污水,容 易被大自然所淨化,大家應該看過汽油或是黑漆漆的廢油吧! 那些油與水不相融, 污染物非常不容易為大自然所分解,大量的石油快速地進入海洋環境,是可以經 由海水迅速擴散成很大一片的面積,造成大批海中的浮游生物、植物和海鳥、 魚類資源的死亡,並且污染海灘和港口設施。 由於油汙的特性是浮在水面上的,它直接覆蓋及其所含物質會破壞許多海洋浮 游生物的生理機能或者將其殺死。而這些物質也會經由食物鏈,最後被我們人 類吃進肚子裡。影響實在相當地深遠。溢油對海洋的汙染真是非同小可! 二、油輪擱淺的處理方式 很慶幸的,這一次的船難事件並沒有發生漏油,在漏油之前,就已經先行將儲油槽 中的油通通抽出來了,主要的大問題已經解解除。 再來就是將船隻移回大海的問題,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將船完整地拖回大海,一般是 使用打氣的方式,將船抬高,等到漲潮時,再將船拖回海洋,這樣一來,船體還可 以保持完整。但是這艘船並不是小船,而是重達4950噸的大船,試了幾次,還 是無法將船送回大海,最後的方法便是把船拆了,以化整為零的方式,在現場拆解, 這樣等於是損失了一整艘船,這個方法算是最不願意採取地方法了。 延伸問題:若油污已經污染了大片海洋,將如何清理呢? 接下來,換大家動動腦思考一下了!面對「油」這個流動性十足的頑強污染物,應該採取怎樣的拯救措施呢? 請大家動動腦,思考一下吧!!! 相關網站資源: 龍坑油污染特展區http://www.nmmba.gov.tw/web/service/special/homepage.html 中國石油石油教室 http://www.cpc.com.tw/classroom.asp
- Sep 19 Sat 2009 16:27
時事討論:油輪擱淺VS海洋溢油污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