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者魯道夫 徐
課前準備:請學生先進行預習與資料收集(列為本次課程MVP主要評選依據)
(1) 複習上一次課程「什麼是地下水?」
(2) 地下水種類有哪些?
活動一:先請學生發表所預習得到的內容(6分鐘)
1. 可自願可抽點學生,教師宜因時制宜。
2. 內容因包括:(1)教師提問「什麼是地下水?」
(2)地下水的種類可能有哪些呢?
3. 並請學生將所提出之地下水種類記錄於黑板上。
4. 將黑板上的地下水種類一一說明並且稍做歸納與統整。
寫於黑板上時,可指導字體書寫整齊大小適中
活動二:教師講述(8分鐘)
(為求資訊正確,定義取自水利署地下水觀測網教師手冊)
●地下水的種類:
其實地下水以各種形態存在我們環境周遭,如井水、噴泉、溫泉、
冷泉、噴氣泉、泥火山等。
1.溫泉:若含水層附近有岩漿活動,地下水會被「加熱」 ,冒出地表
就形成溫泉。另外,由於地球內部的溫度較高,愈靠近地球內部的
地下水愈熱,流出地表後也會形成溫泉,溫度通常都在攝氏25度以
上。
2.冷泉:被「加熱」的地下水,溫度在攝氏25度以下時,稱為冷泉。
溫泉和冷泉富含碳酸或硫磺,用來泡澡有益健康。有人喜歡利用高
溫的溫泉煮蛋,可是水中的碳酸或硫磺可能會滲進蛋裡,最好避免
食用。
3.噴泉:屬於溫泉的一種。地下水被「加熱」後,由於通往地面的
通道太狹窄,不易散熱,所以裡面的溫度會愈來愈高。當溫度高達
攝氏100度以上,水蒸氣愈聚愈多時,水就會從狹窄通道噴發出來。
噴發後,溫度下降,水蒸氣減少,水又恢復平靜,直到溫度升高才
又繼續噴發。
4.噴氣孔:如果地下水的水量不足,只有蒸氣冒出孔穴,稱為噴氣孔。
5.泥火山:也是溫泉的一種。由於含水層的土質較為鬆軟,容易被
熱水及蒸氣帶出地表,形成泥漿,堆積在泉口。台灣屏東有多處「泥
火山」,常可以看到這種景觀。
6.井水:就是在地面鑿一個深入含水層的深洞,再以電動抽水機、手
壓水機、 轆轤或手提方式取水使用。
活動三:表揚當日MVP (1分鐘)
1. 教師宜以鼓勵與公正的考量,選出當日表現最值得稱許的學生。
2. 向學童說明該同學何以獲選為MVP,獎勵之並請全班鼓掌勉勵。